查看原文
其他

我读书店 | 俞晓群印象最深的三家书店

2017-10-18 俞晓群 北京阅读季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九大作报告时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为推动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进程,服务首都文化建设,近日,在第七届北京阅读季期间,“最北京”实体书店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我们将征集并评选出“最古都、最红色、最京味、最创新”的十家实体书店,努力构建由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的首都文化,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报名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下载报名表,详情请查看往期阅读:

寻找京味儿书店,寻找城市阅读之光



如果说书是美的,那么书的聚集地也一定是美的,就像森林深处的精灵一样,书店里的书籍们也等着人们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神秘世界。本周北京阅读季带来的书店印象是知名出版人、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心目中北京的书店。


        俞晓群  男,1956年9月生,辽宁丹东人,吉林大学哲学硕士,著名出版人,海豚出版社社长。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2003年担任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2009年7月担任海豚出版社社长。



我的京城书店印象

——俞晓群


2014年上半年,我曾经参加一个好书店的评选,是一个投票的活动,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中知道北京有那么多特色书店,那么多优秀的店主,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事后思考,如果让我从中选出几家书店,讲一讲你的故事与印象,你会想到哪几家呢?我立即想到三家:万圣书园、时尚廊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其实这些年,由于工作太忙乱,京城交通又不方便,再加上网店兴起、便捷至极,所以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去逛书店的。但这三家,我还是要去,因为到那里去,不仅为了书,还可以做许多事情!


万圣书园:一种态度



前几天见到一位海外归来的学者,他在网上留帖写道:“北京能有万圣书园,是一个地标,一种幸福,一点欣慰!”此君话里有话,但赞美之意是肯定的。我却由此想起,从前万圣书园老板刘苏里,好像说过一句话:“办书店也是一种态度!”最初闻此言,我还听到有人调侃说:“是啊,办什么不是态度呢?”后来我几次到万圣书园浏览图书,见到他们的格调,他们的上架图书的标准,尤其是他们的图书分类,都与别的书店不同,果然是一种不同的、独到的态度。


我2009年进京,到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工作。这原本是一家童书出版社,我给它融入一些人文图书。从2013年开始,我们的人文图书出版有了一些规模,就开始在一些书店中,举办“摆渡人·读书文化沙龙”活动。我告诉营销部,每年的活动,最少要在万圣书园搞一两次。2013年10月14日,我们在万圣书园·醒客咖啡屋,请复旦大学傅杰教授主讲《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再思考——回顾与展望》,暨《海豚书馆》绿色系列读书沙龙。现场嘉宾有辛德勇、傅刚、韩琦和顾青。2014年8月27日,我们又来到万圣书园咖啡屋,举办胡洪侠新著《书中日月长》读书沙龙,请来的嘉宾有:李长声、刘苏里、谢其章、吴兴文、祝勇、沈昌文等。其实那里场地很小,坐不下几十个人,读者自由参加,所以挤得很。那天刘苏里晚来一会儿,坐在外间,戴着一顶帽子,混坐在听众中,我们几乎没认出来。活动结束后,一面忙着签售,一面去看书,一面老朋友之间相互寒暄,苏里兄问我:“出这样漂亮的书,成本会很高,出版社还坚持得住么?”我说:“还好,我们是以出版儿童书为主,人文书还不到百分之十,挺得住。”也有人问:“万圣地方太小了,为什么选在这里呢?”我回答说:“其他地方也去的,像涵芬楼、单向街和三联韬奋中心等,但还是要来万圣书园,借用刘苏里的话说,这也是一种态度!”


时尚廊:一种时尚



自从时尚廊开张,不断有人向我提及,赞扬它的外在之美,气度之美,创意之美。它实际的形态是以咖啡、餐饮与图书混搭,是休闲、阅读与交谈的好去处。在那里,书只是它诸多元素之一,有时是主角,有时是配角,那要随来访者的目的和心情确定。这种无主题的新潮搭配,让书店的概念在似是而非中得到新生。我去过几次时尚廊,每次都不是专为买书而去的。有几次是路过休息,还有两次是为了在那里聚会,或者说白了,是为了吃饭而去的。


第一次在一天中午,我们海豚出版社与《新京报》书评周刊朋友聚会。活动由萧三郎召集,沈昌文与我们海豚同人参加,我们带去一些海豚新书,就在书店大堂的一端,大家散散落落地坐着,共进午餐,有点意粉的、有点盖饭的,期间大家讨论《新京报》书评周刊的一些事情,比如近期刊登我写沈公的文章《永远的追随者》,那版式极为奇怪,是用文字将沈公的形象堆积出来,设计者介绍自己的想法。与会者有的在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喝咖啡、吃便餐。附近一些不相干的读者走来走去,还有的在那里东倒西歪地看书,有的在那里发呆,有的在那里驻足旁听,有的在那里吃饭。这样的聚会形式,沈公都觉得有些奇怪,他小声问我:“这是开会么?”我无法回答,但心中还是很认可这样的聚会形式,因为这是时尚廊,这是新一代文化人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时尚廊的构建是反传统的,又是一种融汇传统精神的存在。它与传统书店的概念完全不同,但在不同的感觉中,你还是会找到许多传统的印记。所以即使是传统领域的大佬,也会接纳它的时尚风格,欢迎它的存在。我在时尚廊的第二次聚会,是某一天晚上,台湾出版家郝明义约我到时尚廊吃饭,他说那里的意大利西餐做得很好。这次我们比较正式,没有在书店的大堂,而是在一个里间,长条的桌子上摆好餐具。看上去有些一本正经,但实际上与在西餐厅中吃饭的感觉完全不同,因为这是书店啊,是时尚廊啊,我们一边吃饭,郝先生一边用电脑,忙他的事情。吃到一半时,我们还会到大堂书架上浏览,甚至买几本书回来,拿到餐桌上议论一番。此时我想,存在形式的改变,实际上也是对固有观念的改变,郝先生早已经很适应这种变化了,他讲阅读时就主张要有跨界精神,这次在时尚廊中的跨界体验,感觉奇怪而富有新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种标志



这家书店从开张那一天起,就不是一个一般的书店。记得在好多年前,有一位领导不知邹韬奋为何人,只知道他是中央某领导的父亲,所以有人称赞韬奋中心好,他接话说:“那是某领导家的产业么!”呵呵,这是真事儿,权当笑话听听吧。我到这里买书也有很多年了,在辽宁工作时,一来北京就会到这里来买书。记忆最深的是买邹韬奋评论集、张元济评论集等,这样的书大书城不会有,这里却往往能找到。另外楼上的咖啡厅,是出版江湖大佬沈昌文接头地点,全国各地想见沈公的人,一定会在这里找到他。知情的人还知道,沈公在前台存放着洋酒,来访者尽可打着沈公的旗号,请服务员拿来饮用。


除了买书、接头之外,更多的时候,我们也是在那里搞活动。比如九州出版社《王云五全集》出版,请沈昌文与我在那里做新书座谈。还有海豚出版社的一些新书出版,也经常会在那里开推介会。当然最难忘的活动是在2011年8月,我们在那里举办“沈昌文进京六十年暨庆祝八十岁生日活动”,王蒙等许多名人、作家都来了。腾讯网还做了现场直播。但近来韬奋中心好像越来越火了,因为它二十四小时营业?因为受到了大领导的表扬?还是因为文化繁荣了?不知道,反正在那里安排活动越来越困难了,需要提前很长时间预约。前几个月沈昌文《也无风雨也无晴》出版,希望在韬奋中心搞活动,商量几次都安排不上。后来安排上了,沈公却不干了,他说上次在那里搞八十岁祝寿,结束之后就觉得自己突然老了,精力也跟不上了,还是别开啦!就这样平静地活着,已经很好了。



内容摘自 | 《北京书店印象》(严彬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

微信编辑 | 赵博磊

编审 | 张佳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